“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学术论文摘选

适当采用音译可以保留中国文化中一些概念或事物的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音译规范刍议
项东,王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翻译,2013年第四期

  摘要:本文以《中华艺术通史 :明代卷下编》一书的汉译英项目实践为案例,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时音译的使用规范。文章指出,适当采用音译可以保留中国文化中一些概念或事物的特色,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而滥用音译则会影响译文质量,不利于文化间的理解和沟通。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音译;规范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可以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应有的影响力。

  2012年,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华艺术通史》英译这一项目(以下简称“通史英译项目”)。《中华艺术通史》系列共计十四卷,“论述了自远古以来随着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华艺术生成演变的全过程,对历代各领风骚的诸艺术门类作了综合性的探讨和研究,囊括了音乐、舞蹈、杂技、说唱、戏曲、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等中国传统主要艺术门类”(胡春木,2006:62)。这部鸿篇巨著足以让国人叹为观止,对于迫切需要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外国人来讲,也是不可多得的参考典籍,其英译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难题之一是音译的使用。英语是拼音文字,可较为方便地同其它拼音文字相互借用词汇,比如法语的 reservoir、拉丁语的 de facto 都是直接搬进了英语,而且英美语言和文化跟西方其它语言和文化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同质性 (homogeneity),在翻译时遇到的问题相对较少。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之间,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汉译外带来不小的挑战。

  使用音译能更好地保留中国文化的一些特有概念和词汇(如 qi,taichi,kongfu 和 chow mein 等已走进英语),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而滥用音译则会影响读者理解。翻译时,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音译值得深思。鉴于市场上典籍英译本以及英文写成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鱼龙混杂,未形成汉译英时音译的运用规范,为促进今后类似作品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以期抛砖引玉。

2. 音译策略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所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史学以及教育等领域文化的综合。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文本,既包括近代以前的中文典籍,也包括近代以来介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本文所讨论的音译,既包括汉译英时,在译文中使用汉语拼音来翻译无对应英文的词汇,也包括根据词汇本来发音(如汉语方言发音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进行英文转写。比如 chow mein(炒面)是根据广东话发音所做的英文转写,Jokhang Temple(大昭寺)的 Jokhang 是根据其藏语发音进行的英文转写。

  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时离不开音译,最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异质性。翻译这类文本到英文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是翻译到韩文和日文所不会遇到的,这是因为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历史上长期学习和吸收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文化,属于汉字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同中国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同质性。比如御史台这一机构翻译到日文,可直接写成“御史台(ぎょしだい)”,括号里标出这三个字的日语发音即可。日本人即使不熟悉中国古代政治,查一下词典也能理解意思。但要把它译成英文,就没这么简单了。

  在通史英译项目中,笔者具体负责的是《中华艺术通史:明代卷下编》(以下简称“通史明代下卷”)的翻译工作。该卷包括绘画、书法、建筑、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等领域,涉及大量书法、绘画、文学艺术、人名、地名、古代官制、以及美术、建筑等方面的用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其中有相当多的表述属于“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即源语在译入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致使译语文化中的读者难以理解或接受;“文化专有项”通常导致其在原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Aixela,1996:58)。

  依据外宣翻译所强调的“三贴近”原则(黄友义,2004),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笔者认为,在英译《明代下卷》时既要力求保留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所使用的专有词汇和表述,又要本着文化交流的目的,着眼于英语国家读者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有效使用翻译策略来处理这些“文化专有项”。

  在翻译《明代下卷》里的“文化专有项”时,我们首要采纳了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策略,即使用非标准的语言形式在目标语中保留源语文本中的某些异质性(foreignness)(Shuttleworth & Cowie,2004:59),具体方法包括音译(含汉语拼音和英文转写)、照抄原文、音译加注释、直译加注释、直译加意译等,这些都是翻译“文化专有项”的常用方法。

韦努蒂语录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发现,如能恰当使用音译,并将其与照抄原文、文内或文外注释等方法有效结合,不仅可以解决文化上的翻译困难,而且可以较好地保留原文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使译文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

3. 音译规范的分类探讨

  若想在典籍英译时有效使用音译策略,使之为文化传播服务,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使用规范。鉴于目前这一领域的缺乏,本文在《通史明代下卷》英译项目语料的基础上,将翻译中国传统文化文本时可能需要音译的词汇归纳为人名、地理、职官典制、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工艺美术以及器物和建筑类,并尝试在下文中对各个类别的汉译英音译使用规范分别进行探讨。

3.1 人名类
  ……

3.2 地理类
  ……

3.3 职官典制类
  ……

3.4 哲学及宗教类

  哲学类及宗教类概念特点鲜明,极其抽象,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对很多哲学概念也不完全理解,更何况东方哲学跟西方哲学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为保留中国哲学和宗教文化特色,译者在翻译时可采取一种异化策略,或者说是“陌生格调化策略”(defamiliarizing strategy)(Cartes, 1996:63)。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的著名旅美哲学家、翻译家陈荣捷先生(刘敬国等,2012:49):

陈荣捷

  在中国哲学特有名词的翻译方面,(陈荣捷)虽也尽力找到英语中与之对应的名词,但同时大量使用在括号中加注拼音的方式,提醒西方读者这些词汇同其英语译文有着不同的含义,不能简单地等同视之。例如,虽译“仁”为 humanity,但同时在括号中加上拼音 Jen【4】以示其含义并不相同,其他如“礼”译为 propriety,加标拼音为 Li,“天”译为 Heaven,加标拼音为 Tien,等等。

  (注4:这里的 Jen 和接下来的 Tien 是威妥玛式拼音。)

  出于上述考虑,笔者建议对哲学宗教类特有名词采用拼音、照抄原文并加注的译法,如下所示。

  天:Tian ( 天 Heaven)

  地:Di ( 地 Earth)

  社:She【5】( 社 God of Land)

  (注5:这里的 She,为避免跟英文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混淆,可考虑写作 Sheh。)

3.5 文学艺术类

  中国传统文化文本中的文学艺术类术语,不仅概念性强,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译者应尽可能理解原文词意,用最恰当的语言解释出来,切莫望文生义。由于此类词汇大部分都适合用音译再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因此笔者对其音译和注释格式作以下建议:

  (1) 对于首次出现的需要音译的概念,用斜体拼音,加注汉字和英文注释。

  (2) 对于可再分的概念,如“五言律诗”(可再分为“五言”和“律诗”两个独立概念),各独立部分的拼音中间空一格,然后在后面加上注释。

  (3) 同一概念在文中再次出现时,只用斜体拼音即可。

  莲花落:lianhualao ( 莲花落 a genre of popular Chinese songs or melodies sang by beggars in the past when they went begging)

  七言绝句 / 七绝:qiyan jueju or qijue ( 七言绝句 / 七绝 a type of jueju poetry form consisting of four phrases, each with seven Chinese characters in length)

  章草:zhangcao or clerical cursive ( 章草 the early form of cursive script, based on clerical script)

  目前这部分词汇的译法还不够固定,多在直译和意译之间徘徊,比如有人把七言绝句翻译成 seven-character quatrain,这属于半归化的意译。究竟哪种译法可以胜出,还需看广大译者的取舍和时间的检验。

3.6 工艺美术类

  工艺类术语,顾名思义,一般是某种技术或方法的名称。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工艺技术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翻译这部分词汇,译者往往需要查找科技类汉英词典或者汉英大百科词典。可以找到标准译法的,直接使用即可;如果实在找不到现成译法,可在第一次出现时意译或者音译加注,后文再出现时不必再加注。以下所举两例是无法找到对应英文表达的漆器术语。

  款彩:kuancai ( 款彩 a decorative technique carving patterns on the base lacquer and then filling the patterns with lacquer, oil, gold or silver)

  戗金:qiangjin ( 戗金 a technique to inlay gold foil into delicately carved patterns on the vermilion or black lacquer base)

3.7 器物和建筑类

  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还会包含描述中国特有器物和建筑的术语。译者在翻译时,也应认真查证中文原文意思,在拼音后面加注汉字和确切注释;对于可能包含多个意思的词语或表达(参见下文“湖石”一词的译法),需认真揣摩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进行翻译;具有固定或合理英语译法的中国器物,宜遵照既有译法(参见“麒麟”、“镇纸”译法);若无明确译法,或现有英语译法不足以体现出事物的中国性(参见“方胜”、“斗拱”等译法),宜采用拼音,但应酌情添加描述性解释并给出其它已被接受的译法。

  湖石:Taihu stone ( 湖石 / 太湖石 a kind of limestone which is also named porous stone)

  麒麟:kylin

  镇纸:paperweights

  方胜:fangsheng ( 方胜 a kind of ornaments in the shape of two overlapped rhombuses)

  斗拱 dougong ( 斗拱 a system of bracket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华表 huabiao ( 华表 a type of ceremonial column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牌坊 paifang ( 牌坊 a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gating style)

  以上示例中,dougong、huabiao、paifang 这三个使用拼音音译的词汇已被英文维基百科收录。遇到类似词汇时,不妨先通过维基百科或其它权威网站查找一下相应的中文词条有无对应的英文词条,然后酌情决定是否借用现成的译法。

4. 不宜使用汉语拼音进行音译的情况

  典籍汉译英时,有几种情况是不适宜用汉语拼音做音译的。

4.1 涉及到兄弟民族和国外人或物的

  上文提到的人名类、地理类等各项应遵偱名从主人的原则,尽量查找、使用根据其本族语发音转写成的英文。

4.2 有固定或合理英语译法的

  具有固定或合理英语译法的事物,宜遵照既有译法,不宜使用拼音代替。比如,算子(古代计数用的筹码)已有英文名称 counting rods,不宜音译为 suanzi。交椅不可音译成 jiaoyi,而应译为 Chinese folding chair 或 Chinese armchair。

左:交椅  中:folding chair  右:armchair

4.3 音译后不知所云的

  音译后看不懂是什么的,也应弃用拼音,改用意译。有人曾将《通史》中提到的券门译成“the Quan Gate”,这样翻译,读者会一头雾水,且这里“券”的发音是 xuan4,可根据该单词意思将其译为 arched door。“十二圆觉”指的是十二位菩萨,有人译为“the Twelve Yuanjues”,而 Yuanjue 对于英语读者毫无意义,不妨做解释性翻译,译为 the twelve eminent bodhisattvas in the Sutra of Perfect Englightment(圆觉经)。

4.4 非重要概念、较难找到准确英语释义的

  非文本中重要概念(只出现一次或有限几次)、较难找到准确英语释义的词语,可按其原文含义简略给出解释,而不必使用汉语拼音做音译。

5.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中华艺术通史》明代下卷英译项目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时音译使用情况的简要梳理,可能还有一些词汇未在上述分类中。建议相关译者在遇到可能需要音译的词语和表达时,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来查找权威资料,有条件的话,还应征询专家的意见。

  翻译当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音译。恰当的音译不仅可以解决文化上的翻译困难,而且有助于文化传播,有利于外国读者更好地接受、尊重、进而欣赏中国文化与艺术。然而在其使用上,我们要慎之又慎,充分认识到音译时应注意的问题,合理使用拼音和转写,避免过度音译造成读者理解困难。

  本文是笔者本着对原文和原作者负责、对译文和译文读者负责以及对译出语(中文)和译入语(英语)负责的态度 ,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中的音译规范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醒广大翻译界学者和译者注意到一些问题所在,并用科学的方法确保中国传统文化文本英译的规范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文化的外宣翻译事业。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

  项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讲师,商务英语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翻译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

项东

  王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蒙

  作者电子信箱:dongxiang2002@gmail.com

【编后记】

  这篇论文以丰富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来的音译规范有很强的指导性。但是,本编对把“交椅”译为 Chinese folding chair 或 Chinese armchair,难以理解。这些译法也许的确是“固定的英语译法”,但却不是“合理的英语译法”。Chinese folding chair 反映了交椅的可折叠性,Chinese armchair 反映了交椅是有扶手的,但是我们仅仅看三者的图片,就知道这两种翻译是不合理的,更何况交椅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了坐者的社会地位,有所谓“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的说法。

左:交椅  中:folding chair  右:armchair

  根据编者的经验,翻译中国文化词时,任何以 Chinese 为定语的译法都值得警惕,这种译法简单比附外国一件相似的事物,必然会挂一漏万,遗漏大量文化信息,甚至南辕北辙,例如把龙译为 Chinese dragon。即使从节约篇幅的角度看,从译文的文采角度看,一篇文章中反反复复出现 Chinese,不仅浪费纸张,而且会让读者生厌。

  当三言两语无法描述一件事物时,“音译 + 注释”是最合适的选择。外国人的译法未必都是合理的,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主见。

  作者建议在音译“社”字时,“为避免跟英文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she 混淆,可考虑写作 Sheh”。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在对外音译中国概念时,不能拘泥于拼音字母规则,完全应该灵活机动,敢于突破。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4月17日)

相关链接:

专题:2024 是 Loong 年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