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中国文化中的祥瑞在英文语境下却是邪恶的代称

原标题:杜甫诗的神韵,翻译为何无法传达——BBC纪录片引发的争议
闫力元,2020年4月28日,澎湃新闻

  近日,BBC推出五十八分钟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历史学家迈克尔. 伍德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足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用几首著名的杜诗,串联起了杜甫波澜壮阔而又颠沛流离的一生。……。

  纪录片刚刚推出,就在中文世界引起热议,除了因为纪录片颇有争议的名称而引起的新一论陈旧的“最伟大古代诗人”之争之外(李白、苏轼、韩愈纷纷下场应战),翻译的问题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许多网友批评译文完全无法传达杜诗的神韵,另一批网友则以经典的“你行你上”的逻辑加以反击。

  纪录片中的杜诗翻译究竟如何?英文翻译为何有时无法传达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这背后有哪些语言学和文学上的原因呢?

模糊的人称

  ……

时间与空间

  ……

韵律与形式

  ……

文化负载词的误解

  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某一文化中的专属词,在其他文化中很可能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语,因此,翻译有时很难传达原有的文化含义。有时甚至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误解。

  “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纪录片中《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一诗,将“矫如群帝骖龙翔”句翻译为“When she leapt, you imagined gods astride flying dragons in the clouds”,“龙”被翻译为“dragon”。在英文语境下的“dragon”,是指神话传说中外形如同大蜥蜴,有翅膀和尾巴,会喷火的生物,引申义则指凶恶的人或悍妇;

  而在中文语境中,龙是神话传说中司掌行云布雨的神兽,是天子的象征。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称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显然,英文语境下的“dragon”无论是形象还是寓意都与中国文化中的“龙”有较大区别。中国文化中的祥瑞在英文语境下却是邪恶的代称,而西方人想象中的“大蜥蜴”显然也与中国龙的形象差别极大。如果简单地将“龙”翻译为“dragon”,无疑会造成误解。

  现在有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将“龙”直接音译为“loong”,而非“dragon”,这固然需要费力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却也避免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这种直接音译已经成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如道家的“道”含义广泛,英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便干脆根据音译翻译为“Tao”,儒家的“仁”有时也会翻译为“ren”。西方词汇译入中国时也有大量类似的处理,如重要的哲学术语“Logos”直译为“逻格斯”等。

  不过,这种直接的音译对于原诗完整意境的损坏,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译诗中满是注释,阅读体验必然大打折扣了。

  ……。

  (经检索发现,作者可能是复旦大学中文系 17级本科生,目前情况不详。)

【编后记】

  前几天我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文化与传播研究前沿”课,有同学在课后问:“如何将中国的一些特有文化符号,比如《诗经》这样的古典文学符号信达雅的翻译传播出去?”

  我的回答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首先要做好中国文化特有概念的翻译和传播,否则就会词不达意(例如译龙为 dragon),或者注释或生词太多(例如译龙为 loong)。我们现在看西方的著作或电影,之所以比较顺利,是因为中国人早就把大量外国特有概念翻译过来了,而且中国人已经非常熟悉了,例如逻辑,幽默,浪漫,比基尼,迪斯科,华尔兹,伏特加,威士忌,咖啡,等等等等。”

  现在很多中国文化负载词已经改译了,接下来的工作是要大力宣传。

(黄佶编辑配图,2022年3月16日)

相关链接:

资料与评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